今年以来,我国CPI同比涨幅逐月下行,PPI同比降幅不断扩大。数据显示,我国4月CPI同比上涨0.1%,为2021年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PPI同比下降3.6%,自2022年10月以来连续7个月位于负值区间,已降至2020年6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以来物价水平阶段性回落,主要受供需恢复步调不一致和基数效应影响。未来几个月,预计我国通胀水平将在低位窄幅波动,CPI同比增速或在二季度“触底”,CPI中枢或在下半年温和抬升。不宜夸大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也没有出现通缩。
接近人民银行有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加强与财政政策等协调配合,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相关资料图)
供需恢复存在时间差
分析今年以来物价涨幅阶段性回落的原因,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这主要与供需恢复时间差以及基数效应有关。我国经济运行开局良好,通胀保持温和,本轮物价回落主要是因为供给能力较强、需求复苏偏慢以及基数效应明显。
从供给侧看,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有力支持下,国内生产加快恢复,农副产品生产稳定,居民“菜篮子”“米袋子”供应充足。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梁中华表示,今年猪肉供给较为充裕,猪价在低位徘徊,食品端整体没有明显涨价压力。此外,相较于海外经济体,我国劳动力市场总量供给较为充足,服务通胀压力不那么显著。
从需求侧看,消费复苏本身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居民超额储蓄向消费转化受收入预期不稳等因素制约,需求复苏整体偏慢。据中金公司分析,尽管货币供给较为充裕,但由于存款利率相比于通货膨胀率和其他金融资产收益率更为刚性,企业和居民仍较偏好存款。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表示,边际上,居民服务消费回暖,但商品消费表现低迷。对4月CPI拖累最大的是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用器具等商品。可以考虑进一步推出消费刺激政策,以稳定居民物价预期,防范物价预期“负反馈”对需求和价格造成次生冲击。
分析影响近期CPI、PPI数据的重要因素,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认为,基数拖累仍占大头。去年同期,俄乌冲突和疫情推升了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
CPI增速或在二季度“触底” 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判断,未来几个月受高基数等因素影响,我国CPI将在低位窄幅波动。但随着基数降低、政策效应显现、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经济内生动力增强,供需缺口有望趋于弥合,下半年CPI中枢可能温和抬升。多位分析人士预计,我国CPI同比增速或在二季度“触底”。
中金公司判断,由于国内需求恢复程度相对有限,海外风险事件持续制约风险偏好,大宗商品价格可能继续低位运行。同时由于就业和收入有待时间改善,居民货币流通速度偏低,持续制约核心通胀水平。预计上半年PPI或同步仍趋于回落,在二季度形成全年低点;二季度CPI同比增速保持在低于1%的水平。
展望未来,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由于食品价格大体稳定、输入型通胀压力继续减弱、核心CPI回升偏慢,再加上下半年翘尾因素低于上半年,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上涨0.8%,全年CPI约同比上涨1.3%。中信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程强预计,CPI、PPI同比读数的底部或均于二季度出现,下半年CPI、PPI同比读数将开始明显回升。
还有分析人士认为,4月或已触及年内CPI同比增速的最低点。张文朗表示,往前看,CPI同比增速的年内低点或许已经过去,PPI同比降幅未来两个月或仍将扩大,但在下半年有望改善。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认为,由于2022年油价前高后低,带来较强的基数扰动。如果5月和6月没有出现CPI环比大幅下滑的情况,4月大概率是全年CPI和PPI的“读数底”。
由于通胀数据回落,市场担忧我国经济活动偏冷、陷入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下降,而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分析人士总体认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我国陷入通缩的风险不大。一般而言,CPI持续处于通缩状态,往往源于宏观经济遭遇重大冲击,居民消费信心严重下滑,货币紧缩效应发酵等。但当前宏观经济已经转入回升过程,居民消费信心正在回暖,而且金融数据显示,宽信用过程正在加速推进,货币供应量增速处于近7年以来最高水平。以上因素预示着下半年CPI同比中枢有抬高趋势。
IMF亚洲及太平洋部主任克里希纳·斯里尼瓦桑(Krishna Srinivasan)表示,预计到年底中国的通胀率将达到2%左右的水平,中国不存在通缩风险。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于博认为,应理性看待物价数据,“通缩论”言过其实。下半年物价水平有望逐步回归至正常水平、整体将保持温和上涨态势,通缩和通胀均不构成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程强认为,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并非处于通缩状态,从一季度GDP平减指数同比回升便可见一斑。
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
“通胀根本上取决于实体经济供需的总体平衡情况。”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通胀水平受供需两方面影响,既与消费等需求拉动有关,还与供给冲击、成本推动等供给因素密不可分,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是物价稳定的基础。近几年我国供需总体平衡,物价水平保持基本稳定。
2022年以来,主要发达经济体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高通胀。上述报告认为,相较而言,我国通胀保持在温和区间,过去一年、五年和十年,CPI年均涨幅都在2%左右。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在确保经济循环基本畅通的同时,保持了货币政策的稳健,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这为物价稳定奠定基础。
本世纪以来,我国曾多次出现CPI阶段性下行现象。2008年至2009年、2020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CPI涨幅阶段性快速回落,经济平稳发展面临压力并较快企稳;2002年,我国CPI曾阶段性回落,这与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供给输入充分等因素有关,彼时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其余时期也曾出现过CPI的阶段性回落,均未明显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总体走势。总体看,如果经济保持正常增长态势,CPI阶段性回落的影响不宜夸大。”报告称,从历史上看,我国PPI波动相对较大。但PPI下行并不代表总体物价水平的持续下降,国际上衡量通胀水平主要使用CPI。
【分析人士:CPI增速或在二季度“触底”后温和抬升】分析人士认为,...
创业板5大天线公司排名-创业板天线概念上市公司,创业板天线概念上市...
【交投表现不佳短期棉花或高位震荡】国内棉纺、纺织表现有所分化。...
根据《合山市2023年公开招聘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公告》的有关规定和...
1、中奖规则表奖级中奖号码中奖金额一等奖选对5个基本号码总奖金额...
ChatGPT概念板块跌0 92%云创数据涨8 74%居首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程浩东莞报道日前,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东莞市...
可能许多合金弹头觉醒网友还不清楚合金弹头觉醒深渊裂隙活动介绍,...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郑植文上海报道5月10日,沃尔沃上海设计中心正式...
终身复利3 5的保险产品最新版有和泰乐满满2号(鑫享福)、康乾3号...
“越涨越想买,早买早享受”“一入黄金深似海,之后越看越想买”…...
2023年灵活就业社保缴费档次是多少?2023年社保个人缴费多少钱?个...
证券时报网讯,国金证券指出,AI技术、应用持续迭代中,大模型时代...
全国已建成145个国家节水型城市---从5月14日起到5月20日,是2023年...
智通财经APP获悉,5月15日,中国黄金协会发布2023年1-4月国内交易所...
当地时间2023年5月14日,土耳其安卡拉,总统和议会选举结束后,投票...
官渡镇举办干部职工运动会
1、手机黑屏算是手机维修中经常容易遇到的故障之一,通常黑屏可以分...
《门》|台上不能仅有形式美-如今,见多识广的观众并不好骗,《门》...
基金经理换赛道引热议成名“标签”反成负担
中国徐州网-徐州日报讯(记者张瑾)经过场馆提升改造、于今年3月复...
据悉,该功能目前并未向所有用户开放,仍处于内测阶段
视频加载中 眼下,我省已经进入汛期,今年汛期旱涝并重。各地...
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女生说某天晚上,她失眠睡不着,就看到床头柜...
英超-阿森纳0-3布莱顿剩2轮落后榜首4分小马丁伤退特罗萨德失误,英超...
1、改革开放初期,放的是开荒牛,代表深圳从0开始,默默耕耘;90年代中,...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5月14日讯(通讯员冯靓)5月13日,由冷水滩...
格隆汇5月14日丨亚洲联网科技(00679 HK)公布,附属公司(公司间接全...
1、您好!从合肥火车站到新桥机场大概46 3公里的路程,您可以乘坐...
5月14日,MSI季中赛迎来一场极为受到我们LPL赛区玩家关注的比赛,JD...